1. 您的位置:首頁 >聚焦 >

        B端產品與C端產品的差異分析

        2023-07-09 17:06:44    來源:人人都是產品經理

        本篇文章將從用戶、商品、交易和支付四個方面分析B端和C端產品的不同,而二者最主要的區別,就是面向的消費用戶不同。不過,不管是B端還是C端,其產品都具有一定的關聯性。


        (資料圖)

        B端產品、C端產品是種常見的產品分類的形式,主要是依據買方用戶的性質來劃分。

        B端產品即企業到企業的交易,參與交易的買賣雙方都是企業;C端產品是企業與個人之間的交易,參與的賣方是企業,買方是個人消費者。

        做B端產品、或是C端產品,其使用的產品方法、需要的產品技能都是相通的,但因參與交易的用戶性質的差異,在產品設計上從用戶、到商品&服務、交易、以及支付等方面,都存在差異因素需要考慮。

        一、用戶

        1)參與交易的買方

        2B產品實際操作的用戶雖然也是個人,但是是作為企業員工的角色參與交易,所以本質上是企業行為。

        2C產品的買家就是其個人自身。

        2)用戶的消費性質

        2B產品,用戶的購買行為,是為了完成某項工作任務,采購的商品一般還會有后續的再生產、再交易或其他目標。

        而2C產品,用戶買的商品或服務是自主消費、或給親戚朋友,不會有其他的商業行為。

        3)用戶的行為目標

        2B產品,用戶的交易目標清晰明確,追求高效率完成交易。

        2C產品,用戶的交易行為,可能是一時興起,或受廣告促銷影響,多數情況下并不追求高效的完成交易行為(秒殺類的促銷活動除外),一路閑逛,其達成交易的鏈路變的更長,過程中影響交易成功的變量也更多。

        4)買賣關系

        2B產品的商業關系中,買賣雙方一般都有比較穩固的合作關系(其中有業務員維護客戶關系的因素)、或者是買賣的合同關系,不會像2C產品中買賣的關系很脆弱,競爭對手一個促銷活動、或者購物車的一個交互體驗沒弄好,用戶就跑了。

        如果從用戶粘性角度講,2B產品的用戶粘性會高于2C產品。

        二、商品

        1)商品報價

        2C產品的報價都統一的,任何人看到的商品或服務的價格都是一樣。

        但2B產品的報價一般不透明或者存在談判的空間,不同類型或渠道的客戶 看到的價格會不一樣。

        另一方面,還會存在階梯報價,也就是價格隨購買數量而變化。

        例如京東商城上同一商品 大家看到的價格是一樣的,但京東掌柜寶上面,一方面未登錄是看不到商品價格;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商品,不同用戶登錄后看到的價格也可能是不同的。

        2)起訂量

        2B產品會存在起訂量或叫起批量,多數商品的起訂量會大于1。

        2C產品一般不存在起訂量的概念,設計產品時就不需考慮這個因素。

        3)詢價

        有的2B產品還會涉及到詢價,其實就是價格談判的過程,買家可以針對想購買的商品發布詢價單,賣家收到買方的詢價信息后給出具體報價,買家接受報價后再下單進行交易(如1688上的詢價單)。

        如以下詢價流程:

        三、交易

        1)下單方式

        2B產品的交易因為是企業行為,在交易過程中因具體業務流程的復雜性存在諸多變數、或可商討的因素,可能需要賣家幫助買方下單。對于下單環節,在賣家的管理后臺需要有代客下單的功能。

        而2C產品的交易環節一般就不會設計類似功能。

        比如京東掌柜寶的交易場景中,某便利店缺貨后,店主可能直接電話給賣方的業務員,后者在賣方后臺代替店主下單。

        2)訂單轉化率

        2B產品的交易中,買賣雙方有著比較穩固的交易關系,所以當買方來到我們的產品上面,基本就是要來下單的,其訂單的轉化率比2C產品要高。

        在訂單轉化率的影響因素上,不會像2C產品那樣繁多且敏感,稍有一個交互體驗做的不夠好,用戶就跑路。

        3)復購率

        因買賣雙方有著比較穩固的交易關系,2B產品的復購率也相對要高。

        4)訂單流程

        2B產品的交易,涉及金額相對較大、且是企業之間的商業行為,一般會設計有訂單審核的環節。即買方下單后,賣方公司內部可能會有商務、運營、或財務審核的環節,所有審核完后,訂單才進入到發貨。

        如以下示例,是曾經前東家買家下單的流程,買家下單后會經過業務員、商務、以及財務環節的多重審核。只是實際流程中審核過程會很快,流程逐步標準化后,各環節也會有自動審單:

        5)優惠&折扣

        交易過程中,同樣會有優惠券、打折等促銷的手段。

        2B產品中,可能是提交訂單之后,再由賣方業務員在訂單上減免打折;還有可能是按月度累計的訂單額度,給予買方滿額折扣。

        2C產品中,一般會在提交訂單前,抵扣優惠券或執行折扣。

        6)客單價

        比較明顯的,因是企業間的交易行為,交易的商品數量較多,相應的2B產品的客單價也會相對高。

        四、支付

        1)結算方式

        企業與企業間的交易,一般都不會是現結,而是月結、或半月結等形式,所以2B產品相應的就會存在賒銷、賬期;有了賬期,就有回款,就會有逾賬期、以及凍結賬戶止損等一系列風控管理。

        2C產品都是在提交訂單后下一步就是支付,并且支付后再有下一步流程,也就是現結。

        2)支付方式

        2C產品交易的主體是個人,交易的金額相對小,其訂單支付的方式以微信、支付寶等互聯網的渠道為主,尤其發展到現在,基本上已沒有銀行轉賬匯款的支付方式了。

        而2B產品的交易是企業與企業之間公對公的支付行為,且涉及金額大,更多還是以銀行轉賬的方式支付。

        3)供應鏈金額

        2B產品的交易,因企業之間賬期的存在,就會涉及到供應鏈金額的業務。

        比如以下的示例中,對于物流企業來說,有運費的收入,但收入有3個月的賬期,此時物流公司可以把應收賬款質押給保理機構,保理機構針對3個月賬期后要收的錢,提前放款給物流公司,然后3個月貨主再支付給保理機構。

        五、結語

        不論是2B產品、還是2C產品,都不是完全獨立存在的。B2C的企業,主要交易在前端的C端用戶,但其上游供應商的采購、結算等,也會涉及2B產品。

        所以在企業的整體業務流程上,不能把B端產品、C端產品完全分開來看待,它們都是一條藤上的牽?;?,一條河流里的魚和蝦,需要結合整體上下游的業務流程,才能真正做好產品。

        本文由 @天晴一把刀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,未經許可,禁止轉載。

        題圖來自 Unsplash,基于CC0協議。

        標簽:

  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  国产1区2区3区在线播放|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牛魔王影视|九九久精品国产综合|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|秋霞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